Logo
Published on

為什麼新創公司都在擁抱開源?從 PostHog 案例看開源趨勢

從社群討論到影片分享

前陣子在 Threads 上看到朋友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察,全文如下

不得不說,軟體這個圈子就跟  @__i.change 老公講的一樣很奇怪。
有一堆免費開源的技術可以使用,可以賺錢的技術為什麼要拿出來與人共享。
然後就是很多熱心助人的人,在作業寫不出來,功能做不出來的時候,願意幫忙看看。
有沒有其他領域也有類似狀況呢?

Threads 的相關連結

看到這個討論,讓我想到軟體開發領域確實有著獨特的文化。剛好在 YouTube 上又看到 Theo 的這部影片,專門討論為什麼越來越多新創公司選擇開源模式,內容與這個話題非常契合,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

開源趨勢的觀察

Theo 在影片中提到了一個現象:現在市面上幾乎每天都有新的開源公司出現。從既有產品的開源替代方案,到完全原創的開源工具,幾乎所有領域都能看到開源的身影。這確實呼應了 Threads 上朋友的疑惑:為什麼有人願意把能賺錢的技術免費分享出來?

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,也更有策略性

PostHog 的開源成功故事

影片以 PostHog 這家成功的開源公司為例,深入分析了開源模式為新創公司帶來的四大核心優勢

市場差異化的利器

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今天,「開源」這個標籤能讓公司立即脫穎而出。許多成功的開源專案都是以「某某軟體的開源替代方案」起步的

  • Docs 作為 Notion 的開源替代
  • Bruno 作為 Postman 的開源替代

PostHog 作為開源的產品分析工具,在發布初期就因為這個定位獲得了數千名用戶,並在 Hacker News 上引起廣泛討論。這種差異化主要吸引了兩類使用者

  • 開源倡導者:他們偏好開源產品,樂於推廣相關內容
  • 對閉源產品失望的使用者:他們重視透明度、希望避免供應商鎖定,也看重潛在的成本節省

人才招募的新途徑

開源專案為公司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人才觀察窗口。Theo 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:Julius 和 CJE 因為為 CreateT3App 貢獻程式碼,最終被招募到 T3Chat 團隊。

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雙向的

  • 對公司而言:能在正式聘用前觀察候選人的實際程式碼品質和貢獻能力
  • 對工程師而言:能透過開源貢獻建立可見的作品集,降低求職時的預期落差風險

建立信任的透明化

對於開發者客群,開源是建立信任的關鍵。開發者通常具備敏銳的「探測虛假訊息」能力,而開源的透明度正好能化解這種疑慮。

PostHog 不僅程式碼開源,連決策過程、定價策略、員工手冊、薪酬福利都公開透明。這種極致的透明度建立了公司與社群之間的隱性協議:公司保持透明一致,社群回報以支持和貢獻

不過,這也是一把雙面刃。一旦這種信任被打破(比如從開源轉為閉源),社群的反彈會更加激烈

高效的反饋與協作機制

開源顯著提升了公司與使用者的互動效率。Theo 分享了一個實際案例:T3Chat 團隊在使用 PostHog 時遇到 AI SDK v5 支援不足的問題,因為程式碼開源,實習生 Yash 不僅能查看問題,還主動提交了解決方案的 PR。

雖然這個 PR 未必會被完全採用,但它清楚表達了使用者的需求程度,促使 PostHog 團隊更快推出官方更新。這種雙向互動讓產品開發更高效,使用者也更有參與感,自然成為產品的倡導者

開源模式面臨的挑戰

當然,開源並非萬能解方,它也面臨著實際的挑戰

商業化的困境

如何在免費開源的基礎上實現獲利,是所有開源新創的共同難題。PostHog 最終選擇了雲端託管服務作為主要商業模式,提供慷慨的免費方案吸引使用者,透過企業版和超量使用實現營收

高昂的支援成本

使用者往往期望免費的程式碼也能有免費的支援。但提供高品質支援並非易事,特別是複雜的自行部署場景,會消耗大量工程資源。PostHog 甚至終止了 Kubernetes 部署的付費支援,將資源轉移到優化雲端版本

與自身產品的競爭

開源公司需要平衡免費版本與付費託管版本的關係。PostHog 承認五年來產品的自行部署確實變得更複雜,但他們持續提供慷慨的免費方案,並努力簡化自行部署的體驗

.NET 生態系的轉變觀察

講到開源,不得不提到最近幾年的一個趨勢:一些知名的 .NET 套件紛紛轉為收費制。這個現象很有意思,反映了開源專案維護者面臨的現實壓力

維護高品質的開源專案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,當專案變得複雜、使用者增多時,維護成本會急劇上升。轉為收費制雖然可能面臨社群反彈,但也是確保專案長期發展的現實選擇

這讓我想到開源並不等於「免費勞動」,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可持續性考量同樣重要

開源文化的獨特之處

回到最初 Threads 上的討論,軟體開發領域確實有其特殊性

  • 知識的累積性:每個人的貢獻都能成為他人的基礎,這種累積效應創造了巨大的整體價值
  • 邊際成本趨零:數位產品的複製成本極低,分享並不會造成實際損失
  • 技術社群的文化:程式設計師群體普遍重視學習、分享和互助
  • 職涯發展需求:開源貢獻能有效展示技術能力,對個人發展有直接益處

對開發者的思考

作為開發者,我們可以從 PostHog 的經驗中學到什麼

  • 開源不只是程式碼:透明化的文化和決策過程同樣重要
  • 商業考量不可忽視:開源專案也需要可持續的商業模式
  • 社群經營是關鍵:成功的開源專案往往有活躍的社群支持
  • 選擇合適的開源程度: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完全開源

對於想要參與開源的開發者,這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角度:與其只是使用開源工具,不如思考如何為喜歡的專案做出實際貢獻,這不僅能回饋社群,也能為自己的職涯發展加分

結語

Theo 在影片最後提到,PostHog 的經驗讓他對開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甚至考慮開放 T3Chat 專案。這種思考過程本身就很有價值:開源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元選擇,而是一個需要仔細權衡的策略決定

軟體開發領域的開源文化確實獨特,它結合了技術理想主義和商業現實主義,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。無論是新創公司想要利用開源建立差異化,還是個人開發者想要參與開源社群,理解這背後的邏輯都很重要

最終,開源不僅是程式碼的分享,更是一種文化和價值觀的體現


支持創作

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歡迎透過 贊助連結 支持我持續創作優質內容。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!


圖片來源:AI 產生